枣庄市市中区残疾人联合会,枣庄市市中区残疾人联合会,市中区残联

当前位置: 枣庄市市中区残疾人联合会 > 自强风采

    身残志坚的修鞋匠郝玉新

    郝玉新街边修鞋

    残疾人是我们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团体,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咱们税郭镇,有一个叫郝玉新的人,虽然命运无情地剥夺了他正常行走的能力,但他依旧不屈不挠,用双手书写了自己的别样人生。

    天气好的时候,在税郭镇中心卫生院门口,你总能看到在一个不大的修鞋摊上有一个特殊的人勤勤恳恳的修补着鞋子。他叫郝玉新,是税郭镇东郝湖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家里只有兄弟两人,弟弟不会说话,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

    残疾不是沉溺的借口,郝玉新说“不想在家里闲着,也不想被别人指指点点,我想靠自己的双手让家里过得好一些。” 郝玉新尝试过很多工作,比如在生产队做会计等等,但总是没能做的长久。后来,偶然看到有人修鞋子,他就对这个修鞋的机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做这个呢?” 郝玉新心里反复琢磨,接连几天,郝玉新总是到这个修鞋摊来,偷偷观察修鞋的方法,郝玉新说,“当时我才20几岁,就不知怎么的,就认准了修鞋这行,当时家里只有60元钱,我到处托人买了轧鞋机(修鞋机),就靠自学,慢慢干起了这个。现在我都60多了,在这个摊点也干了七八年了,机器也换了好几个了。”说起往事,老人一脸感慨,“当初天气好就摆摊,特别是逢集,生意就好一些,最早的时候一天赚6块(元)、8块(元),现在一天四五十。多亏了党和政府支持,镇残联和扶贫办的同志们帮助,日子越过越好。” 从简单的花样到复杂的花样,从6元、8元到四五十元,郝玉新凭着不断精进的修鞋手艺和执着的信念上演了一场中国版的“当幸福来敲门”。他是“少数人”,是那些可能放弃希望的“少数人”其中一个,但他却决定和正常人一样出来打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努力,他的行动会带动和他一样的“少数人”也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修鞋并不是一个不光彩的工作,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辛勤所得就是光荣。

    近年来,税郭镇坚持精准扶贫方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手段,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镇残联部门联合区残联,为郝玉新家里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在卫生间、床前安装了便利扶手,在厨房安置了低位灶台等,并根据郝玉新具体情况,给他送去了轮椅,为他出行提供方便。镇扶贫办为他申请办理了符合标准的各种补贴政策,如残疾补贴、“光伏项目带动”补贴、“富民生产带”补贴等等,帮扶干部不定期到郝玉新家里送物送款,对他嘘寒问暖,帮助他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党和政府支持,镇残联和扶贫办同志们的帮助,让郝玉新温暖感动,信心倍增。

    郝玉新每天都会用心去体会微小而确实存在的幸福,他不期盼自己大富大贵,他只想靠自己的双手让家里的生活条件一点一点的改善。知足、乐观让郝玉新坚信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帮助,只要努力,每天积极的面对人生,他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张诗冰

                                                                 

    录入时间:2018/11/6 Hits:9931